亚星手机版正网

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无条件养育(修订版)

  • 定价: ¥45
  • ISBN:978751451701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致公
  • 页数:225页
  •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 立即节省:
  • 2021-02-01 第1版
  • 2021-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儿童教育专家小巫翻译,尹建莉推荐。
    让万千父母醍醐灌顶的育儿圣经。
    挑战传统育儿理念,直面养育过程的弊端。
    父母是在养育子女,而非驯养宠物。
    父母的爱是孩子应得的礼物,而非奖励。
    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好的教育。
    译者小巫逐字逐句、字斟句酌、地毯式地针对译文进行了修订,帮助读者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无条件养育的精髓。
    想要营建出健康温馨的亲子关系,《无条件养育》是唯一切实可行的道路,任何急功近利的企图、试图绕行的捷径,都会惨败而归。

内容提要

  

    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本书作者艾尔菲·科恩,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
    作者在本书中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育,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

媒体推荐

    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是“无穷”办法和力量。
    ——教育专家、畅销书作者  尹建莉
    本书为众多孩子家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育儿法则:正确的两代关系要比正确的养育技巧更加重要。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作者  西尔斯
    这是上天赐予所有父母的礼物!艾尔菲·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数据,力证某些植根于家长头脑中的固有养育模式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并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多种养育方法的选择,能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并极富责任心的好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  阿黛尔·法伯

目录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
  暂停爱
  撤回爱的后果
  奖励的失败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关于自我评价的争议
第三章  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相反的极端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第五章  逼向成功
  上学
  运动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所见、所闻
  所信奉
  所感
  所惧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第八章  无任何附带条件的爱
  接近无条件
  我们应该限制的
  我们应该发挥的
  远离威胁
  远离贿赂
  有关成功和失败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最初发言权与最终发言权
  一起做决定
  伪选择
  限制的限度
  孩子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测验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有道德的孩子
换位思考
   透过孩子的眼睛
附录  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后记  需要感谢的人
2020版校译后记

前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孩子出世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为人父母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获益匪浅的工作,不过彼时的我并不真正地知道。
    我不知道它会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如此茫然不知所措。每当我被某件事弄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时,就会发现后面居然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我。
    我不知道孩子的大声尖叫会招惹邻居打电话给儿童保护局(Department of Child Services),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
    我没有意识到妻子在自然分娩培训课上接受的深呼吸训练,要等到孩子出生很久之后才真正发挥作用。
    我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同样的遭遇、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无比的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不可告人的念头。)
    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AYX爱体育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是在考验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
    而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而且一不留神,它就会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身边此类人群的行列:喜欢孩子乖巧听话,器重暂时的服从。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并滑行到闸口,叮咚提示音意味着大家可以起身拿取手提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好(good)是一个形容词,充满了道德意味,与品行端正、诚信、和善等词同义。不过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给我添乱。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声提示音,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好”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家长找麻烦的孩子。
    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或许已经发生了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的体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家庭生活那无尽而烦琐的压力搞得找不到北,我们需要催促孩子上床起床、入浴出浴、上车下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会与其他的、更雄心勃勃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子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伪装成早餐麦片的一大盒子彩色糖果这一事实。但深挖一下还是很值得的。在为家长开办的工作坊里,我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当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时,哪些字眼或者词语会涌上心头?”
    现在花几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说出他们对孩子寄予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在全美各地听到的答案都如出一辙,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家长们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富有成效、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
    有些人将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但这恰恰意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说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的需求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
    我将在本书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对方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咳!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也包括我们是想让孩子成为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这的确是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们所接收的常规养育忠告,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会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
    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和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最好的直觉重新联结,重新确认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睡衣已经穿好、作业已经写完、手足之间的拌嘴也最终平息下来之后。本书请你重新思考你对亲子关系最根本的设想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养育技巧。我相信这些替代方案有不错的概率,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好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好。

后记

  

    需要感谢的人
    如果没有本书中经常出现的小主人公阿比盖尔和阿萨,恐怕我脑子里的育儿理论会少了些实质内容,也会少了很多乐趣——当然,我的生活也会如此。除了本书中讲述的故事之外,我所有关于做父母的感知都来源于给他们俩当家长的一点一滴。当然,我的思索——也包括我的生活——还因另外那个家长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她就是我的妻子阿莉莎。她的身影在这些篇章里时有出现,但这只言片语绝对无法传递她对我的巨大帮助。她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耐心,孜孜不倦地做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她给了我灵感,促使我成长,鼓励我仔细审视自己的养育行为。例如,她偶然会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嗯……科恩会怎样评议你刚才做的事情呢?”
    对于本书,妻子阿莉莎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她以独特而具体的方式为本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她仔细阅读每一个章节,不时提出建议,力求观点更合理,语气也更易于让读者接受。另外,我还要感谢玛丽琳·沃森,尽管她不是我的亲戚,但她对本书的创作可谓功勋卓著。她卓越的才能、渊博的学识以及丰富的育儿经验,对本书的撰写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和玛丽琳认识很久了,正如我在序言中说到的,我很高兴几年前曾参与她的学术创作,她在儿童发育和成长问题方面的见解对我,以及对这一领域里所有的人,都产生了同等深远的影响。不过,不要因此就将本书所有的想法都归咎于玛丽琳或阿莉莎,仅仅将那些你赞同的思想归功于她们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朋友也无须对本书内容负责,但他们阅读了部分章节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对此我深表谢意:温迪·格罗尼克、理查德·瑞安、大卫·阿特舒勒、弗雷德·罗斯鲍姆、爱德华·德西。 当然,如果没有出版方的关心和专业指导,我的朋友们也不会有书稿可修改,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才华横溢的编辑特雷西·比哈尔和出版人盖尔·罗斯,感谢他们为此书付出的巨大努力。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呢?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可能爱得“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是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对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必须表现得如我们所愿或者符合我们的标准,才能挣到爱;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它与孩子的表现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捍卫无条件养育。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我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预测性指的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效应。这种爱,不仅从道德角度来看是正确的做法,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如其所是地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难免捅娄子或者功亏一篑。当这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会更加轻松地接受(和帮助)他人。简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良好发展的必备前提。
    不过,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从小被灌输这种养育理念,也因为从小就是被这样养育的。可以说我们被条件化成有条件,这种感觉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作为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在互联网用关键词搜索的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讨论宗教或宠物。显然,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
    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本书1~4章将着重探究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能得到我们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第5章探讨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本书后半部分将为各位家长提供具体的建议,让我们远离这种养育模式,达到更加接近孩子需求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的女儿阿比盖尔在过完4岁生日后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一段困难时光,这可能与家里一个新竞争对手的到来有关。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变得更加抵触,经常故意说难听的话、大声尖叫、用力跺脚。常规活动和变化很快升级为意志力的对抗。我记得一天晚上,她本来答应我们晚餐后就去洗澡,但没有做到,我们提醒她所做的承诺,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尖叫,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弟弟,我们要求她尽量安静,可她却再次发出尖叫声。
    现在问题来了:当阿比盖尔最后安静了下来,我和妻子是否应该像往常那样拥着她躺在床上给她讲故事?有条件养育会说“不”:如果我们像往常那样进行愉快的活动,那就是对她不良行为的奖励;这种活动应该暂缓,我们应该温柔而坚定地让她知道,她为何要承担这种“后果”。
    这种养育手段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耳熟能详,许多育儿书籍就是这样建议的。况且我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严厉手段会在某种程度上令我心满意足,因为我已经被阿比盖尔的反抗深深激怒,这会让我感觉自己作为家长有必要树立绝对威信,让她知道这种行为不被允许。我找回了控制权。
    然而,无条件养育却将此视为应该抵制的诱惑,我们应该像往常一样拥着孩子讲故事。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刚才发生的事情,无条件养育不是一个华丽的辞藻,言下之意是放纵孩子为所欲为。(在暴风雨过后)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孩子共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给女儿讲完故事后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她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削弱我们对她的爱,那么无论我们想让孩子吸取什么教训,实现起来都会更容易。
    无论我们是否想到过,这两种养育模式是建立在迥然相异的心理学、儿童发展,乃至人性的概念之上。首先,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息息相关,代表人物是已故的斯金纳(B.F.Skinner)。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仅仅关注行为,关于人类的一切,只有可以看见的和可以衡量的才算数。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所以不如干脆只专注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后果。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亲昵,或主动跟朋友分享甜点,都纯粹是因为这样的行为曾经导致了愉快的反应。
    简而言之:外在力,诸如某人之前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的奖励(或惩罚),导致我们的行为方式;而我们的行为方式则构成我们到底是谁。即使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斯金纳作品的人似乎也接受了他的这些假设。家长和老师经常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纠缠什么动机和价值观:仅仅改变他们的行为就够了。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仅以强制孩子做什么(或停止做什么)为目的的训导技巧产生依赖。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行为主义的具体范例:或许你曾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在孩子做了某件具有伤害性或不好的事后会强迫孩子道歉。(“你能说对不起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真的认为强迫孩子说出这句话就会神奇地让孩子产生抱歉的感觉吗?尽管所有证据表明这并不可能发生。更糟的是,没准儿家长压根儿就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感到歉疚吧?因为诚恳与否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出适当的语言。强迫性道歉通常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不过这种值得反思的养育手段并非绝无仅有,它只是斯金纳主义——仅仅关注行为——如何缩窄了我们对孩子的理解、扭曲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的诸多范例之一。在训练孩子独自睡觉或使用马桶的养育程序中都能看到同类手法,而从这些程序的角度出发,孩子为什么在深夜啜泣的原因无关紧要——恐惧、厌烦、孤独、饥饿或其他;同样,一个学步儿不愿按照家长指令把尿撒到马桶里的原因也不重要。那些提供步进式技巧、“教会”孩子独自睡觉,或煽动我们利用玩具、巧克力豆或表扬去敦促孩子使用马桶的育儿专家们,关心的并不是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和意愿,而只是行为本身。(尽管还未实际做过计算,但我认为家长有必要用一个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去检查一本育儿书籍的价值:其大小与行为一词出现的频率成反比;行为越多,书的价值就越小。)
    P2-5

 
XML 地图